谈到“瘤”,很多人都害怕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如垂体瘤、胸腺瘤、动脉瘤等等。那么脂肪瘤和脂肪肉瘤又是什么呢?
其实所谓的脂肪瘤,它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我们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尤其是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就是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在皮下,故而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见于肌内、肌间、胸内和腹膜后脂肪瘤,称为深部脂肪瘤。 目前,临床上治疗脂肪瘤,如果体积不大,没有症状或者影响美观等,一般建议观察随访,如果进行性增大活性手术愿望强烈,也可考虑局麻下切除。
而脂肪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常见亚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软组织与骨肿瘤分类(第五版)》标准)。根据临床病理和分子特征可将脂肪肉瘤分为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圆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目前, 临床上治疗脂肪肉瘤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放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方式。
脂肪肉瘤的特点介绍
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 这 是临床较多见的亚型,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其是交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此类肿瘤出现部分细胞大小不等,脂肪细胞或间质细胞显示至少局灶核的异型性。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除发生去分化外不发生转移,通常出现于四肢部位,但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易出现原位复发,同时也可通过去分化后转移;与四肢浅表部位比,腹膜后高分化脂肪肉瘤复发与转移风险较高。
去分化脂肪肉瘤: 这 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高级别侵袭性脂肪肉瘤,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与转移风险,该亚型极易出现肝脏、脑、肺、骨等部位远处转移,患者往往因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肿块或压迫症状就诊,该病通常出现于腹膜后。多数肿瘤开始就表现为去分化脂肪肉瘤,少部分去分化发生在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多次复发之后的转化,平均间隔时间约为7.7年。
黏液/圆细胞脂肪肉瘤: 黏液/圆细胞脂肪肉瘤的发生率仅次于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该亚型主要是由圆细胞、黏液性脂肪肉瘤构成,其中圆细胞具有更高的侵袭性,为此,圆细胞占比较大的黏液/圆细胞脂肪肉瘤患者预后状况更差。圆细胞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也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脂肪肉瘤通常体积大,一般为深在性、无痛性、逐渐增大的肿物,最常发生在下肢、肠系膜区及肩部。圆细胞脂肪肉瘤在脂肪瘤与脂肪肉瘤之间存在着边界性脂肪性肿瘤,一般脂肪瘤单纯切除后治愈率较高,复发率低。
多形性脂肪肉瘤: 这 是侵袭性最强且对传统治疗敏感性最差的亚型,好发于50~60岁男性,病变部位以四肢为主,胸壁和腹壁为其次,可远处转移至肺部、肝脏。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组织边界清楚,瘤细胞具有高度多形性,虽见成熟脂肪细胞区,但大多数脂肪细胞大小不一,大多数瘤内见脂肪母细胞或空泡化细胞,存在于少量黏液性间质中,治疗效果较差。
脂肪瘤又是怎么引起的?
脂肪瘤,在临床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皮下生长缓慢的脂肪瘤,临床表现为质软、移动度好的无症状浅表肿块;另外一种则为肌内脂肪瘤,又称为深部脂肪瘤。此种脂肪瘤属于异位脂肪瘤的一种,常出现于人体上肢和下肢的肌肉组织中,尤其好发于下肢肌肉中,多见于男性中老年人群。最先在骨外脂肪组织中形成,通过缓慢的生长进入肌肉深层组织,通过一定时间的生长便成为包块状,这种包块手感软而滑,不仅会触及到分叶状,还可能出现假性波动。临床上肌内脂肪瘤又可分为有完整包膜和无包膜的浸润型两种。
统计显示,有高达3%-5%的人群会长脂肪瘤。那么为什么好好的会长脂肪瘤?其实看似简单的一个疾病,具体的原因仍不明确。根据经验及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主要还是考虑与遗传因素、过度饮酒、外伤等因素有一定关系。除此之外,像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等因素可能与脂肪瘤的发生有关。但是需要强调是,脂肪瘤其实和肥胖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有人说脂肪瘤的患者是不是太胖了,脂肪细胞太多,所以才会得脂肪瘤,是不对的,这点在这里统一辟谣一下。
脂肪瘤和脂肪肉瘤的处理措施
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除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外,通常采取单一药物治疗,如 XPO1抑制剂、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NY-ESO-1相关疫苗。而脂肪瘤却绝大部分都不会癌变。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没有任何症状,随访个一段时间或者几个月几年都变化不大,定期观察即可。如果发现脂肪瘤一家比较大了如超过5厘米,或者脂肪瘤在随访过程中不断的增大,而且还伴有疼痛,表面红肿、瘙痒、破溃,或者明显影响了外观或者功能亦或者是深部的脂肪瘤压迫了周围的器官,那么则要尽早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