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道风物#
导读:茭白是病变后的产物?它不能开花也不能结果,又是如何繁殖的?
茭白是秋冬季很常见的一种蔬菜,北方的朋友们对它可能不了解,但是在南方的菜市场、超市里却很常见。而在农村地区,除了种植的意外,在一些河边、水塘边和沼泽地里还有不少野生的。
笔者在很小的时候,家乡的河边就有不少野生的茭白。当时放学了以后,孩子们就会去采摘茭白来当水果吃。 没错,就是把它拔出来以后,剥掉外面的皮就可以直接吃,味道甜甜的也没有什么异味。
对于不认识茭白的人来说,真的可能会把它当成是野草,怎么也想不到它还能用来做菜吃。而让人更想不到的是茭白是这种植物受到病变以后的产物。而且它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那它到底是如何繁殖的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茭白古老粮食作物菰[gū]病变的产物
对于菰米这种粮食作物,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太了解了,因为在我国很早之前就已经把它淘汰掉了。但是在近些年出现了一种叫“野生米”,或者是“野米”的粮食作物,而 它实际上就是古代在我国大量种植的菰米。
菰米在古代的时候是我国很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它是禾本科稻亚科稻族植物,因此算得上和现在的水稻是“近亲”关系,其重要性是一点不输水稻的, 并且在当时还是“六谷”之一。
菰米和水稻一样,是一种喜欢生长在有水的环境中,但是它长得要比水稻更为高大,根茎也更为发达,因此有比水稻更强的适应能力,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水肥要求也不高,但是却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 而且水稻是一年生的,而菰米却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
菰米食用的就是它的颖果,其长得像大米却更为细长,单粒长度可达到12毫米以上,而且它不像大米是白色的,而是黑色的。
大家可不要以为它长得有点让人没有食欲,可是在古代它却是一种很贵重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 并且在当时还主要是当成帝王们食用的。
直到唐朝以后,尤其是进入到宋朝后菰米的种植就逐渐减少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菰米在种植的过程中容易被一种叫黑粉菌的病毒侵害,一旦被它感染了就又很强的传染性,会导致菰米不能正常的开花、结果,自然产量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就逐渐减少了对菰米的种植。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种病菌,如果是 玉米、小麦等作物感染了这类黑穗菌,轻则会导致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
不过被黑粉菌感染以后的菰米,在植株的根茎处会变得膨大,古人尝试着拿它来食用。发现味道不错,于是就逐渐把它当成蔬菜来食用了,并且还很受欢迎。
从这以后就开始有人专门种植这种容易感染黑粉菌的菰米 ,这样来年长出的还是膨大的茭白;而没有被感染能结出穗的菰,反而会被农民剔除出去。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选育,于是菰米就成为了后来的茭白了,并且还在南方地区成为了有名的“水八仙”之一。
不开花不结果,它如何繁殖?
既然茭白是菰米感染病菌以后的产物,毫无疑问它是不能开花、结果的,但是它却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并且生命力很强, 因而它可以像竹子一样采用分蘖和分株进行无性繁殖,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繁殖方式。
像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就主要是通过分株繁殖的方式来种植茭白。而且这种作物也可以和水稻一样,分为单季和双季的。春茬的茭白一般都是在清明到谷雨节气期间分株栽种。而秋季栽种的则是在立秋前后了。
在有些地方第一年引进茭白种植的时候,往往长势和产量都是不错的。但是到了第二年继续分株繁殖的话,它就容易出现灰菰、雄菰现象。因此这样的到第三年就不能继续做种了,不然会导致它的产量大大降低。如果继续用灰菰、雄菰的植株来分株繁殖,那么第二年就依然还是灰菰、雄菰,而不能长出正常的茭白。
如果选择茭白留种的话,一般要在秋季采收茭白前,就选择一些粗壮孕菰早、菰肉粗壮白嫩、主菰与蘖菰采收期一致,并且没有灰菰、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菰的优良单株,并且对它们做好标记。
到了12月份中旬翌年1月中旬将种菰丛连根挖起,分株育苗以后再定植。而对于一些灰菰、雄菰也要做好标记,这样到了第二年春季分墩时,先把灰菰、雄菰连根挖去。
结束语
在古代的时候,菰米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一般都是在春季的时候播种,到了秋季的时候就能收获了。 但是因为在后来这种作物容易被黑穗菌寄生成畸形,导致它不能正常地开花结实,所以就把它不再当粮食作物种植了。
可是智慧的古人却发现病变后依然很美味,于是就把它当成蔬菜作物来种植了,这也是我国才有的特产,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目前在欧美等一些国家,依然还有人种植菰米,有些地方还把它当成主粮可吃。甚至有些商家还把这些进口到国内卖高价,贵的能卖到上百元一斤。
殊不知这是古人早就淘汰的粮食作物了,而且其产量低、 亩产量只有20~50斤左右,这么点亩产即便在汉唐时期也没法跟水稻、小麦相提并论。再加上它 又是分批次成熟的,采收麻烦,所以目前在国内很少有人种植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