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史料里,传说中还真的神奇。不为什么,只在于他是皇帝。如果不是皇帝,他就一点也不神奇。比如项羽,没做皇帝,就没多少神奇可言了。
汉高祖的传奇,斩白蛇举大事
一,中国古代史,有文字记载的寻宗情结一直影响着王朝的兴衰成败。
在中国的古代,后朝代替前朝,要有合法理由。这合法理由一个是靠"德",二是个是靠"能"。在《五德终始传》里,"德"论述严密,"能"是无处不在。关键一点即是"有德替代无德",贤能转化无能,由此引申出"得",得天下得民心之意。因此,才有夏,商,周,秦,汉……次递相传,即是异姓取代,"有德"战胜"无德",再被后人发挥上升到"替天行事"的统治秩序上来。这在《春秋》里已经条贯分明,不可撼动了。合法性一经"论证",再议论则是自讨苦吃了,不是腹诽了,便是妄议,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每个朝代在这个问题上都是不容置疑的。
01.夏以涂山氏兴起承接
夏朝挨着黄帝不甚远,是禅让得位,说多了也转不出举贤任能这个制度。夏以后,就变味了,要来硬的,帝位不让也得让!因为后世要取代前朝了,必于"德"字之上。《礼书》曰:德者,得也。有德伐无德,得民心者得天下。前提是耍有上天的认可,否则别乱来。商人(以后的朝代均如此)为了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开始寻根溯源了。找一个有大背景的祖宗或者跟上天一关系的传说,发表出来,首先就能让民众给迷糊一阵子。神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的部落文明时期十分明显。夏朝的传说,就是这样一个 明证,承接了上古的禅让,开始了自己的统治。
五帝王陵墓之一
02.商朝的先祖——契
"殷契,其母始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姊妹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而吞之,生契。"
这样看来,圣贤能干的"契"的爸爸应该是玄鸟(黑色的神鸟),并非是人中贤德的帝喾,因为这个玄鸟把上天的种子不偏不正地下落到"吃货"简狄的口中,简狄连味道也没尝到,蛋蛋就直接到了她的腹中,借助美女的身体——神人合一地诞生出商朝的开山鼻祖来。为此,当时的专门采写歌谣的诗人大为赞赏,歌咏不已:
诗人美而颂之曰“殷社芒芒,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者质,殷号也。
商契是有来历的,这也是源起之说。
03.周朝的后禝,名字叫弃,抛弃之意
因为扔不掉,没办法养着算了。他的母亲是有郃氏之女,芳名叫姜嫄,姜嫄长大后成为帝喾元妃,履践巨人足印而怀孕,以为无夫生子不详,弃丟了数次才收留,因名曰"弃"。看来,周人之祖先,也不是人种,而是巨人"天神"的脚印里有神奇,让美女姜嫄踩中了,无意中怀孕而产子,不想成了周朝的祖先。
【影】表达的是对远古的呼唤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姜嫄美女顽皮,出门顺着大人脚印走来走去,不曾想因此而孕,生下后稷,姜嫄无夫而孕且生子,心里别扭,嫌弃儿子没有父亲,抛弃于路边。神奇因此层出不穷:
有牛羊过也避而不践踏他;弃之于荒山,有山里人或者禽兽喂养他;弃之于江湖中,有鹏鸟张翅为铺垫不致他淹死,并喂养他食物。姜嫄非常奇怪,认为他是上天之子,于是把他养大。帝尧认为奇妙,就启用长大后的他为大司农,主管农业,劝课农桑。尧赐他姓姬,是本德意思。诗人称颂他:
“厥初生民,深修益成而道后稷之始也。”
来历非凡(人),而承之于日月精华!帝尧遇之其厚,给了好多官职,主管农业。这恐就是农耕文明的开端。有地有姓有妃子,媲美今日之有房有车有票子,不相上下,可以一展宏图了。
04.秦之祖先是颛顼之后代
一个叫女修的处女,命中注定有大孕于身。女修在院中织布,有玄鸟飞过院子,下了个蛋,这回是女修主动女修就把蛋吃了。于是无夫又生下一个儿子。儿子叫大业。由此代代相因,才开创了未来的秦帝国。
传说里面的秦人的始祖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跟周的祖先相美,圣眷不易,有地有姓有妃子。慢慢地就发达了。如果不这样详细地叙述,秦的来历,地到的各个帝王的青睐,就不足以表明这个大国的神奇了。
05.汉朝的刘邦,得了秦朝的天下
说刘邦是老百姓出身,实在不行,这种千秋大业,无论在当时或是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仅开国者们不信,连许多人包括沛县的邻居们更是不相信,他们就是亲自跟着刘邦打天下,也不承认是人家刘邦打下来的,他们要归之为"天意"。认为没有神明保护,支持是干不成这样的大事的。他们建立了王朝以后,开始找依据了,于是,史书上要神化他了,美化他了。认为他是上天的儿子,代表上天来推翻暴秦,救子民于倒悬的,是代表上天除暴安良,力行人道的。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通。是时雷电晦暝,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可见,刘邦是神龙之子,太公不是亲父,太公很尴尬了。因为后来,汉高祖让他做了太上皇,这又证明刘邦是凡胎所养,承认太公是父亲的。这又该怎么解释,但是,古人发明了个词语,叫两难,两面都承认,从两面来解释。后来,刘邦的父亲不就做了太公吗。说明刘邦也是亲生的。但是,也说刘邦是天的儿子,是说他是神人合体,借助人的身体来完成的代表天的意志的骄子,到人间来治理民众和国家。
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二,但凡读了点历史的人,都觉得史书上的神秘色彩云蔽了不少真相
古代事实真相越远越似真似幻,模糊不清。自黄帝伊始,夏,商,周,秦,汉几乎相同,出身都是″神种",借助于女人之身而成为一个代表上天意志的人间帝王,来统治人间生民。他们热衷于此,热度不减,一代甚于一代。
这些看上去站不住脚,但不这样神吹和牵强附会,又令后来的朝代不甘心,被痛骂背祖忘先。所有新朝一旦确立,御用文人马上钻进故纸堆,去找"合法″的依据。神化当代开国者就是重中之重。于是,大致有作为的朝代的祖先都是天之骄子,是神人合体的超能人物。这点尤其是一个王朝的萌芽时期。更是给神化得面目全非之后,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
例如:朱元璋百分之百农民出身成功者,他成功后,把几代祖宗全加封,修皇陵,企图从中找出点天意所钟的痕迹,以此升级为上天意志。
刘邦一手打下江山,他一个小小的秦民,居然推翻秦朝,战胜项羽,真是不可思议。没有点神祕,没得到神助,万难做到。一致肯定是有"天意"的,时人惊讶之余,无奈之中又神秘莫测,也只好归之于天意了。
古代的建筑里面所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庄严
刘邦的被神话,超能,神祕的地方非常多,在《高祖本纪》里,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是龙之子,不是太公之种;说大话而无有不中;犯了秦法,有人背锅坐牢;听了"东南有天子气"内心窃喜;在芒砀山避祸,别人找不着,偏吕雉找着,因为吕雉看得见丈夫头上有五彩祥云;起事前斩白蛇,白蛇是秦赢的吉祥物;刘邦每逢大难,皆能躲过,隐约中有神助;明明在彭城大战中,马上就要覆没,忽然"风从而北起,逢迎楚军,楚军大坏",在东方,大秋天的,突然刮来强烈的西北风"折木伐屋",把楚军吹败了,比诸葛亮借东风还要神奇。
但书上这么说,常人也就觉得合适,要不,刘邦先生何以能建大汉?而且成了汉人始祖。这定然是另一个问题:能力。能力才是主要的。刘邦的能力才是他打下江山的关键,但是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宁可相信神明保佑,也不相信是刘邦的能力。
说帝王如此,倒也罢了,拉上了将相,世家大族(有地位有势力时也要找点关系)就有些让人倒胃了。下面有王侯的记载,附会牵强得免强。
三,走样的似是而非的寻宗神化版本
01.汉昭帝时的霍光,褚少孙先生一番考证,也是大有来头
大将军霍光也是皇帝的后裔,古时候各诸侯都是以封地为姓,霍就是国名,周武王封他弟弟叔姬处为霍国国君,后来晋献公灭掉霍国,他的后裔就成为庶民了。霍姓居住于平阳,而平阳在河东,河东晋地分为卫国。周王室是后稷的后裔,后稷是没有父亲的(看前面论述),三代(夏商周)以来的传说后稷的父亲是高辛(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是人了)。
而《黄帝终始传》说大汉兴起百年后,有不高不矮,出自白燕之乡的人把持天下(这就滑稽了)。而此时天子年幼,此人命帝车倒退。霍光本居于平阳白燕,当时我任郎官,与方士考功相会于旗楼下他们对我说起这事,难道不是壮举!——这考证是不是有点吊诡?
02.再后来,曹操有心寻祖,走了不少弯路
曹操以为大业(篡汉)计,他需要寻点曹家来头,(但他祖上姓夏侯)恐怕要找到两家,一是曹家,一是夏侯家;先找到春秋时期的曹国,再往后走,找到汉高祖的头一个老婆曹氏的后家,这个可以忽略,毕竟名声度不高。可以定格于大功臣,先大丞相曹参,不然就是汉高祖的马车夫夏侯婴了。
曹操像
建安年间他专门去找过经学大师蔡邕之女蔡琰,考证追溯《曹娥碑》文的前世今生,企图从中有所获得。因为这块碑有着当时汉人的"共同道德标准——孝道",他们研究论证了好半天似乎也很不成功,歪打正着,猜出了"绝妙好辞"四个迷语。这倒是难为了他。
03.书帖《曹全碑》里的寻祖愿望
而东汉流传下来的著名书帖《曹全碑》,里面主人公曹全寻源归祖堪称典范了,恰恰弥补了寻找曹姓祖先的短板,不知曹操见没见到……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也。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
一溜儿排上去,一祖不落,全摆出来了。如果曹丞相见了,恐怕省事不少。事情旦凡一追溯上去,结果均是帝王将相的后裔,相当显赫。后人为了今日,也必不忘前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感恩情结,也许就在于此罢。
曹操的儿子曹丕走极端,归宗认祖先不管。他坚决认真践行"德者,得也",凭手中的实力和能力,硬是"得"了刘氏四百年天下,这又让后人怎么说。曹全碑
曹全碑,无意中展示的是寻祖追宗的一种情怀
四,追根寻祖神化的情结,在中国古代浓郁得无处不在。每个朝代的开国帝王们为增强㡳气而必须为之的形象工程,一点都不可含糊的,必须要因此而建立起统治信心,充足底气。然而仔细地想一想,其中的曲曲折折实在是漏洞百出,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
参考文献:
《三代世表》《五帝本纪》
《秦本纪》《高祖本纪》
《曹娥碑文》《曹全碑文》
《三国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