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视距空战领域,先敌开火往往可为己方争取更大的胜率和主动权,而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就成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若己方导弹的射程比敌方更远,那就能在敌方导弹射程外的安全空域内,放心大胆地对敌机投射弹药,故各国对超视距空空导弹射程的追求从未停止。

歼-16翼下挂载的大尺寸空空导弹
关于前不久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在专业杂志上发文点评了几款武器,此人对一款代号为PL-17的空空导弹评价颇高,甚至说该弹可能“让美国失去在亚太地区的空中优势”。

歼-16翼下挂载的大尺寸空空导弹
PL-17空空导弹,这是一个颇为陌生的型号。从这位美军军官的描述来看,“这款导弹采用多级脉冲发动机,拥有超高的射程且采用抛物线式弹道,类似于传统的弹道导弹,可以通过无人机、卫星、预警机等多平台导引,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超远程空空导弹或可实现“A射B导”
如此一来,我们不由得会想起一件事,前些年一架歼-16重型战斗机曾挂载了一枚尺寸很大的空空导弹进行测试,相关照片一度引发热议。当时,不少观点认为这款空空导弹的大尺寸是为了容纳更多固体燃料,进而追求极大的射程,且有望实现“A射B导”的打击模式。如今看来,该型导弹或已经完成研制并定型,PL-17就是它的编号名称。

美国AIM-120系列中距空空导弹
关于PL-17导弹的最大射程数据,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消息流出。但考虑到其巨大的体积和国内已经掌握的脉冲发动机技术,该弹的射程范围可能达到现役主流中距空空导弹的4倍左右。举例来说,法国“米卡”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约为60公里,俄罗斯R-77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约为70公里,我们不妨以此估算一下PL-17的射程范畴。至于在杂志上发文的美军军官,则估测该弹的射程或高达400公里,远远领先于美军现役射程最远的AIM-120D型空空导弹。

俄罗斯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
当然,俄罗斯也曾公布正在研发射程400公里左右的KS-172超远程空空导弹。不过,考虑到中俄两国的半导体工业水平差距明显,KS-172在远射程条件下的精度,恐怕会比PL-17导弹低一些。

中国空警-500预警机
如果PL-17空空导弹的最大射程确实可达400公里之遥,则意味着其超过了大部分的战斗机机载雷达探测范围,传统的由导弹载机探测目标并发射的做法,显然行不通,这也是为何各界普遍猜测该弹会使用“A射B导”的作战模式。在这方面,人民空军已经装备了不少性能先进的预警机,其可通过探测距离更远的雷达发现目标,然后将数据回传给挂载PL-17导弹的战斗机,载机输入数据后发射即可。

歼-20可与非隐身战机配合作战
而另一种则可能是以歼-20隐身战机靠前部署,非隐身战机在较远的后方空域待机,歼-20可在隐身性能保护下尽量前出并探测和发现敌机,然后引导非隐身战机发射PL-17。毕竟PL-17的尺寸过大,很可能无法塞进歼-20的内置弹舱,但可外挂导弹的非隐身机则没这方面的烦恼。

美军KC-46A加油机给轰炸机加油
需要承认的是,远程和超远程导弹的尺寸和重量都很大,且飞行后半程的机动性是会逐步下降的,这是燃料耗尽造成的推力减小所致,故导弹的动能和存速会越来越低。也就是说,此类超远程导弹并不适合用于打击机动灵活的战斗机,理想的打击目标应该是对方的轰炸机、预警机、运输机和加油机等大型战机。

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格局或将生变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决定“全球空中干预”能力强弱的并非是光鲜亮丽的F-22和F-35等战术类飞机,而是C-17运输机、KC-46A加油机和E-3预警机等大飞机,也难怪美军军官会为PL-17所带来的“威胁”而担忧。再加上“A射B导”模式很难在远距离被发现和压制,如果美方短时间内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案,那亚太地区的空中格局恐将出现不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