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启示
“飞蛾扑火”这个歇后语在中国广为传颂,寓意着有些人好像飞蛾一样,执迷不悟,趋利避害,不自量力地去碰很多人不能碰的红线。而且,在不计后果的追逐中,往往会像那只疏忽或天真的飞蛾一样,付出惨痛的代价。
来自自我感知的误判
为什么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常见呢?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在于我们的自我感知,以及由此引发的误判。类似于“飞蛾扑火”的情况,经常与我们的确切意愿相悖,却被自己误判成是“价值”的代价。这种价值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东西上,有时是对人的接受和爱,有时是对自己理念的坚持,有时是对物品的品味和追求……
认识自己的盲点
为了避免误判和处于不利地位的境地,最重要的是认识我们自己的盲点和挫折的过程。盲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我相信我们长时间面对自己和环境的人,有时很难识别自己的盲点。因为,许多的盲点是由我们的成长和经历,累积起来的。所以,能否正确认识盲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心外之眼,谨慎慎独之心,讨论不同之所在,发现我们对某种“价值”的误判,以及正视眼前的未知和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