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是2017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导演是姜文。该剧以反腐为题材,剧情紧凑,演员表现出色,因为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和巨大关注度,一经播出就创造了高收视率。然而,《人民的名义》豆瓣评分近来却一直走低,让人意外。本文将探究评分下降的原因。
评分的变化
《人民的名义》自2017年4月19日在东方卫视电视剧频道首播以来,不仅创造了央视一线卫视的单集最高收视纪录,而且在各大社交网络中掀起了热议热搜。此外,豆瓣评分也一度过万,高居热播榜首位。
然而,从今年开始,该剧的豆瓣评分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21年10月,豆瓣评分为8.3分,远低于早期的9.2分,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以来,评分下降更为明显。
为什么《人民的名义》的豆瓣评分会出现下降,究竟是因为哪些原因呢?
评价的争议
评价一直是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核心关注点,而对于《人民的名义》来说,争议性更加突出。较高的收视率与受到的称赞与否不同,电视剧在豆瓣这种影视作品集中体现影评观点和社会情绪的平台,所受到的是更为剧烈、细致且理智的检视和评价。部分影评人认为,该剧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影响了评分。
观众们对于评价的负面评价集中在剧情设计、角色刻画和演员表现等方面。他们认为,剧中一些场景的刻画太过夸张,剧本在深入到主题之前,却因为被吸引力极大而变得极为冗长。角色的塑造不够深入;同时,一些“反腐”细节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该剧虽然在制作上留下了不少可圈可点的特色,但是其剧本,尤其是在前中段,过多地强调公款、官员等较为狭窄的主题,缺乏描绘人性的深度,让人感到疲惫和乏味。此外,它似乎也没有亲民的细节和情感基调,所以并不如观众乐观情感的机会更加高。
角色塑造的缺陷
在角色刻画方面,《人民的名义》也收到了批评。创造角色,是挖掘剧情和故事时的重要设计环节,但是该剧在这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官僚们及其家属多了些复杂背景,以提高他们存在的普遍性和可感性;与此同时,某些角色又显得太过“模糊”而缺少存在感。因此观众们对该剧中的“大反派”——权针东和谭宗明,发出了“the reverse”(大反转的含义)和“紫色教父”的名号。
把角色刻画成非黑即白的角色,缺乏人性化的上述方法始终存在。在《人民的名义》中,查办腐败案件的官员与被徒刑的官员,家庭成员多数是蒙昧无知、唯利是图的,黑白非常鲜明,人性化描写把全剧固化到了某些包浆关。这是徐厚基被指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在豆瓣上部分观众批评《人民的名义》的一点。
情感张力的缺乏
《人民的名义》虽然在细节上尽力刻画现实世界的情感,但是整体故事情节上,却存在让观众难以深入思考和沉浸的问题。《人民的名义》从加强细节,添加许多反腐细节,弥补了根本性的问题,但直接造成了剧情故事的疲劳感。这一点也是许多观众的反馈。
此外,情感张力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了观众的批评。情感张力是电视剧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关联感。人物之间的负面情绪升华,是《人民的名义》剧结构的关键。然而,在《人民的名义》中,演员的表演技巧普遍属于中上水平,缺乏强大的表演能力;同时,剧本的设置也多以单一的主题为主,导致剧情感情的复杂性降低,难以产生较强的情感张力。
性质上的问题
看点集呈现构成了电视剧重要的制作关键之一,而《人民的名义》受到关注的部分原因主要来自于其不同于其他电视剧的性质。“反腐”的议题作为剧情,主要是为了强调内容上面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的确是达到了预期。但是,面对观众,作为一部电视剧,“反腐”的议题不能作为其全部价值的表达。如果电视剧不能立足于故事本身,就会让人觉得缺乏真正的内涵,观众们也会陆续的流失。
综上,质疑审视总是电视剧这一娱乐艺术形式的发展动力。在《人民的名义》中,编剧、导演和演员都付出了无数努力、倾力打造一部精彩电视剧的心血,但遗憾的是,该剧也存在着一些欠缺。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关注现实问题的精彩力作,传递更有营养、更广泛的内涵,也能尽快解决问题,让更多人对此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