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作为自由、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一,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以时间轴方式,简单介绍Linux系统版本的演进。
1991年至1994年:Linux内核诞生
1991年,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开始开发Linux内核。第一个Linux内核的版本号是0.01,只包含有基础的系统调用和一些简单的程序。此后,Linux内核不断完善,并逐步获得用户和开发者的支持和贡献。
1994年,首个Linux发行版Slackware发布。基于Slackware,后来涌现了Red Hat、Debian等著名的Linux发行版。
1995年至2005年:向企业市场进军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Linux开始向企业市场进军。Red Hat推出了商用的Linux发行版,并开启了收费技术支持的新模式;IBM、惠普等公司也开始加入了Linux阵营。
2000年,Linux标准基金会成立。该组织旨在促进不同Linux发行版之间的互操作性,推动Linux进一步发展。
2003年,第一个64位的Linux版本——Linux AMD64发布,并迅速获得了企业用户的青睐。
2006年至2015年:云计算时代
2006年,云计算开始普及,Linux成为了云计算的主力操作系统。Red Hat、SUSE等发行版也发布了针对云计算的版本。
2011年,Linux内核版本号首次达到3.x,加入了许多新特性,如性能优化、支持多处理器等。
2014年,Docker发布,推动了容器技术的兴起,也让Linux成为容器时代的领军操作系统。
2016年至今:开源与人工智能
2016年,Microsoft宣布将.NET Core开源。从此,大型软件公司逐渐加入开源阵营,推动开源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2017年,Linux内核版本号达到4.x,引入了对Raspberry Pi 3的支持,进一步拓宽了Linux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Linux也成为了AI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平台。包括TensorFlow、PyTorch在内的多个AI框架也都支持在Linux中运行。
总的来说,Linux系统版本的演进始终以创新为主线。从最初的内核开发、向企业市场进军、云计算、容器技术、开源与人工智能,Linux一直在推动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