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晚上,河南省郑州市遭遇特大暴雨,一夜之间,城市被淹没,交通瘫痪,多处发生山洪、坍塌等灾害。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了至少 29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在这场灾难中,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对于这一场特大暴雨灾害,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剖析,以案促改。
城市规划的漏洞暴露出来

郑州市在建设中出现了很多的漏洞,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致使整个城市缺乏承受特大暴雨的能力。
第一,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缺陷。雨水管网不足,大部分下水道为旧式管网,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即使在发生中型暴雨时,都会导致多处道路积水。而这次的特大暴雨则暴露出了整个排水系统的严重缺陷。
第二,缺乏绿化的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缺少合适的绿地和林地,使得城市的蓄水面积不足,城市缺乏吸水的能力,在大雨来临之前并未有效的储存雨水,也就没有办法有效的雨水排放,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堵塞和淹水。
应急救援措施的不足

对灾难的快速响应和紧急救援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应对天灾的重要环节。在这一场特大暴雨灾害中,我们看到了应急救援措施的不足。因为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规模,在灾害发生后,这些应急救援措施现行体制包括预警、救援、抗洪等环节与资源配置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瓶颈。
第一、预警机制方面,郑州市当晚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只是台风以外的普通预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实际效果。推动城市防洪重要责任的部门之间贯彻不到位,导致获得预警的人数不够多,对于救援行动的支持不足。
第二、抢险救援方面。由于灾情发生太过突然,很多地方的基层救援组织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和响应,抢险救援等后续行动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这段时间内,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提高救援效率。
信息发布的不畅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信息,信息的畅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事情的处理效率等因素。在郑州特大暴雨中,信息发布方面存在着不畅的情况。
第一,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很多居民没有收到有关暴雨的临时通知。没有及时人员走访,导致市政服务的落后,也使得部分居民对现象难以认识。
第二,在灾害信息发布方面,信息发布不及时,往往只能够通过不可靠的渠道得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很多人和机构不能对接救援,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城市管理与社会责任

灾害中有两种群体尤为重要,一种是管理者,另一种是公民。由于城市管理者责任重大,应该首先承担应对灾害的工作,为公众提供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应当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对于交通的状况、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等尽到责任。
第一,城市管理者好像失去了应对灾害的意识。在遭受暴雨袭击期间,许多负责管理的官员与工作人员选择逃避。这导致了许多机构和工作团队缺乏无法勉励,互相之间无法协调合作。
第二,社会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带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做好自己的本分,这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减轻城市管理者的压力,让城市更加安全,环境更加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