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路问题(中国的邮政事业)

   2023-03-21T11:08:23   32934 人阅读

这篇博文本来是想在世界邮政日、万国邮政日写和发的,可没想到又过去这么长的日子了。这人生就是过得忒快,赴死就像是赶着再投胎。

时代发展迅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许多曾经伴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多年的行业,却渐渐地或因破产或因升级,而退出了我们的视线,比如发电报、寻呼机、手工活、缝补、修理等等;邮政也是如此。

曾几何时,邮政局(所)是我们经常要打交道的地方。写信寄信领挂号信,发电报,邮寄包裹,给报刊投稿,订阅报刊,集邮,收发汇款,邮政储蓄,等等,以及后来的特快专递——EMS。那时我们对它还是很熟悉、很有感情、很感谢的。

可是,后来随着通讯、网络的发达,还有银行业的发展,还有民营快递公司的迅速增加、报刊亭和报刊小贩的到处可见,我们基本上都不用写信、收信了,只须电话、手机、E-MAIL、QQ、MSN、博客、微博之类,也就不用跑邮局了;汇款、收款,取钱、存钱也很少找邮政储蓄,而是各个大小银行,特别是网上银行,连家门都不用出;邮寄东西也是找价钱更便宜、而且上门服务的快递公司;买报刊也是随便各大街小巷找零售的,或者在车站、公车地铁上就买了,而不是去邮局订阅……于是,我们越来越很少去邮局,越来越与绿色的“中国人民邮政”久违了、陌生了。

前文说过,这倒也罢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邮政事业从客观上说是会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步步走向死亡和消失的,很正常。但问题是,根据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来看,中国的邮政事业不仅仅是在客观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自然灭绝;更是在主观上因为做得太差劲、不像话而“自绝于人民”、“自绝于人世”。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如说,过去在通讯事业还不发达、网络事业还没出现、人们之间保持联系主要是依靠写信收信的年代,我们一般是采用平信的方式,即没有必要挂号,因为那样要多花一些钱,而且还会慢几天才能收到,何必?毕竟,我们大家每年都要收寄大量平信,很少听说有丢失的。这就说明,那个时候邮政事业不仅兴旺,而且其服务态度和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可现在呢?不但人们很少与邮政打交道了,就是邮政工作自身在服务态度和质量上也非常糟糕,让人难以恭维。这莫非是恶性循环的规律在作祟?

这几年来,我们虽然很少去邮局办事了,但偶尔也还去过一两次的。我几乎是在任何城市、任何邮局,几乎每一次,在打算寄平信时,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虽然并非硬性强迫、还是顾客自愿为主、但口气仍属于准强迫的方式,即希望与半要求我挂号,话语硬邦邦的:“你最好还是挂号,平信我不能保证你的信在路上没有问题。”(原话不是这样,但意思差不多。)这就搞得我很为难了:“究竟用平信还是挂号信?前者虽然快几天、也便宜很多,但对方不一定能收到;后者基本上是能收到的,但要慢几天,而且多出几块钱。”犹豫一会后,为保险起见,最终还是用了挂号。而那邮局工作人员还没好气,抛我一个白眼,似乎觉得我这人挺小气,而且穷,这几块钱都出不起。

看看吧,虽然只是几块钱,虽然只是寄封信这样的小事,却未免让我感到不愉快、很委屈:这寄不寄平信不是我的自由吗?保证邮路基本顺利不是邮局的义务吗?这件事不是本来该他们做的吗?可为什么我反而竟受到他们迫使了?为什么该他们保证的却要我买单?为什么我多出了几块钱还要看他们脸色?他们这样做与明目张胆抢钱有什么区别?

同时这也表明,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即邮路是否有保证)已经失去信心,而且实际上是已经清楚地知道邮路已经没有保证,完全崩溃了。

因为从客观上来看,由于不寄挂号、不用快递,这些年来,我确实丢失了很多邮件。那是一些报刊发表了我的文章,给我寄样报、样刊过来,我经常会收不到。所以我经常会再三特地强调编辑们给我用挂号或快递,并给他们自己尽可能有保障的地址(如我南方的自家、如朋友公司),甚至他们亲自送来或自己亲自去编辑部拿。

这就是“中国人民邮政”的现状:服务态度和质量都非常差。兴许正因为他们到了日薄西山、垂死挣扎的最后时段,也就更加混乱、更加糟糕——这也正是中国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将要灭亡时的状况。

本文地址: http://www.ycbundytube.com/jxzh/4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俊才生活记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PREVIOUS:西游记沙僧(为何唐僧和沙僧相敬如宾?)
NEXT:上海五日游(上海迪士尼攻略)